本文目录一览:
- 1、谁介绍一下俄罗斯擒拿术
- 2、格斗术的基本口诀是什么?
- 3、擒拿格斗的基本动作
- 4、中国特警擒拿格斗术的基本招式
- 5、有一套格斗术,共二十个动作组合,前几个叫:拨挡冲拳,擒臂上钩,顶肘撞膝。求剩余动作名称
- 6、什么是徒手擒敌术
谁介绍一下俄罗斯擒拿术
世界格斗之旅—俄罗斯擒拿
军事擒拿术是一种应敌捕捉技术。常配合其它技击方法对敌人进行反侧关节、分筋挫骨,使之失去反抗能力而就擒,如踢裆撇臂、挎拦、携腕、小缠、大缠、端灯、牵羊、盘腿、卷腕、断臂等等。不用在意文字间透露的狠毒,因为军人临敌必须心狠手毒,否则将为敌人所俘获。只有制敌人于死地,而后才能保全自己。
《军体格斗术》作者:周明先//杨晓斌//钱炳祥
ISBN:10位[750655254X] 13位[9787506552547]
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25.00 元
[编辑本段]内容提要
为了配合我军格斗训练的需要,增强部队格斗训练的实用性,由曾创编享誉军内外拳种“军体拳”的单位、全军专门从事格斗教学和科研任务的解放军体育学院格斗教研室,根据现行军事训练大纲中的格斗训练要求,从实战出发,创编了军体格斗术。军体格斗术既保留了我军传统的徒手擒拿格斗动作,又借鉴和吸取了各种技击技法的精华,强调拳腿并用,膝肘结合,一招制敌。训练中,既可进行集体组合套路操练,也可进行单个动作的实战对练。《军体格斗术》一书包括了军体格斗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法、基本组合以及教学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各种方法。本书主要是针对以往套路动作多、难以适应未来实战发展的需要之不足,围绕简单易学、实用性强的特点编写的,并突出了对抗组合技术的实战运用,这也是本书的创新思路所在。
本书符合院校和部队教学(训练)大纲的要求,能够满足陆军指挥学院、军队综合性大学、技术院校、武警指挥院校和部队教学(训练)的需要;是全军开展格斗教学训练的理想教材。
格斗术的基本口诀是什么?
1、锁颈解脱法1
当被人以双手正面扼颈时,针对其手臂作反制的前提有二:若非先制造对方分神的机会,就是本身的力量必需大於对方,仅在任一前提成立的情况下,针对手臂施力作锁颈解脱才可能成立。因此以双手合拳伸於敌两手间之面前,击其鼻梁,当敌因受痛而头向後仰时,顺势化拳为掌,予敌下颚一击,趁势张臂化敌扼颈之双臂,以手或绞、或擒、或抓、或拿敌之手臂,顺势半转锁於敌後背,同时下盘使劲,或绊、或踢、或压,制敌於地,趁势以单膝压敌背於地,完成解锁反制动作。
2、锁颈解脱法2
当敌位於身後以立姿、单臂锁扣或双臂绞扣咽颈部位,若想以擒拿手解锁并反制敌臂之大前提为:本身之臂、腕力须强出敌甚多方可顺利完成解脱,而在条件相等时,解锁动作有叁:
3、过肩摔法:
当敌位於身後以手臂锁己身之颈时,直接以自己双手反手扣其腕於自颈前,同时下身曲膝蹲身,上身前弓扭腰转跨,顺势将敌身由後背直接摔出,此同时敌腕仍受制於我,敌被摔於己身前时,以肘腕擒拿术,制敌前臂於其後背,完成反制解锁;
同理,以双手直接向後延伸锁扣敌後颈,直接摔出亦可;但若敌上臂强而有力,无法顺利完成反制时,可以左脚勾敌右脚,使其右下盘空虚,此时改用右脚单膝着地,趁势摔出即可,但若敌身长,无法摔出时可改用下法。
4、反手压制法:
若敌以其右臂锁颈,则其身必位於左肩後,反之亦然,此时上身扭转右前左後,右高左低,此时左肩趁势滑入敌右腋下,以左臂大转反压於敌右肩,同时伸出右手与左手完成锁扣,同时用力压敌右肩於己之左肩下,将原先受制於敌右前之势转为敌受制於己身左前下方之势,再以擒拿术绞敌臂於後背,完成反制解锁。
此动作使用时需注意使力点,压敌右肩时需用力於右肩锁骨或上臂中段,即叁角肌顶点,叁头与二头肌隆出之中侧位置,此二处为上身最弱之两点,若无法顺利完成反压制动作时,也可用力将敌锁骨或上臂骨直接绞断,削减其後续战力,但若敌筋强骨健或滑力技巧高明时,则可改用下法。
5、反手点压法:
同上招。将左肩滑於敌右腋下後。伸左臂於敌右肩上。但改以左手手指直接覆於敌面目。并以指尖用力施压於其双眼或鼻两侧之闻香穴。或两指反钩其鼻孔向後钓起。使敌因吃痛而使头向後仰。手上施力亦会因此而稍减弱。趁势挺身使敌正面完全暴露於己身左侧。此时可用右手给予其致命地一击。或以右手拿其右腕。过顶擒拿於其後背。完成解锁反制。当然。
以上所提及者只是一些极为基本与粗浅地制压与反制压脱锁地基本招术。与真正地格斗技仍无法相提并论地。另外。如战斗刀法、无声击杀技、特种工具格斗技(使用绞杀器、钒线等一般不常见工具)。以及种种摸哨、暗杀技巧也都是特战队员所必须学会地。不过基於种种安全与保密因素考量。这些技术都不便对外公开。因此也在此持保留态度。
擒拿格斗的基本动作
一、擒敌拳是武警公安边防部队目前正在使用的一路擒敌基本套路,它比原有擒敌拳更实用。新式擒敌拳以腿法见长,手脚并用,拳打脚踢,摔擒合一,架高势小,自然实用,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一势多用,力战四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
二、格斗势的要领是:在立正的基础上,将身体转45度的同时,右脚向右后撤一步,撤出的这一步与肩部基本同宽,两腿微屈,两脚尖朝侧前方,左脚尖与右脚跟稍微提起,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两手同时握拳,自然上提,拳眼成45度,左拳距下巴越30CM,拳于左肩基本同高;两臂尽量贴住肋部,右拳护颌,下颌将喉咙挡住,即头稍微低下,但不可太低,嘴唇紧闭,沉肩垂肘,含胸收腹,目视正前方。
格斗势的反势:和前边的要领是一样的,只是将手、脚方向互换。(反势利于左拳左腿进行重击. 步法主要是进步、退步、横移步和垫步。
进、退步主要是用于向前、向后和斜向移动:急进、急退主要用于突然进步攻击和退步防守
横移步主要用于闪避直线打来的拳、腿的攻击和向敌环绕移动
垫步,主要用于急出拳脚的攻击和急退的防守。
三、直拳:直拳是直线攻击的拳法,主要用于攻击敌面部及胸部、腹部、肋部。左直拳的要领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掌瞪地,身体稍向右转,左膝内扣,左脚跟提起外摆,同时小臂内旋,拳心向下,拳向前直线出击,拳略高于肩,手臂迅速完全伸直,拳力点在拳面;右拳护颌,眼睛看攻击方向(眼睛看攻击方向时要散,余光要能大概看到他身体全部动作,不要将目光集中在一个部位)。拳击出后要迅速收回成格斗势。右直拳的动作要领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瞪地,身体向左转髋转体,右膝内扣,右脚跟提起外摆,同时小臂内旋,拳心向下,拳向前直线攻击,拳略高于肩,手臂迅速完全伸直,这着力点在拳面;左拳护颌,眼睛看攻击方向。拳击出后,迅速收回成格斗势。直拳攻击时应注意左直拳发力短促突然,右直拳迅速而且力量重、猛、快。
摆拳:摆拳主要攻击头部侧面及颈部。左摆拳主要领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上体稍微向左转,随即身体向右转髋转体,左膝内扣,左脚提起外摆,同时,左臂上抬与肩平,左肘弯曲约130度,拳心向下稍向外,拳面向右,拳由左侧弧线向右摆击,拳不超过身体中线,上体转身不超过90度,着力点在拳面;右拳护颌,目视攻击方向,拳击出后要迅速收回成格斗势。右拳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身体向左转髋转体,右膝内扣,右脚跟提起外摆,同时,右臂上抬与肩平,右肘弯屈约130度,拳心向下稍向外,拳面向左,拳由右侧弧线向左摆击,拳不超过身体中心线,上体转身不超过90度,拳力点在拳面:左拳护颌,眼睛看攻击方向,拳击出后要迅速收回成格斗势。应注意转体带拳摆击,迅速、猛烈、攻击力大,身体重心稳。
勾拳:勾拳主要由下向上的攻击,用于攻击下颌、胸腹部。左勾拳也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上体稍向下转,左腿微屈,重心稍下沉,左臂弯曲约90度;紧跟着左脚掌瞪地,挺身向右转体,带动左拳由下向前上方(前方)勾击,勾击高度约与下颌、(腹、肋)同高,拳力点在拳面;右拳护颌,眼看攻击方向,拳击出后要迅速收回成格斗势。右勾拳还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上体稍向下转,右腿微屈,重心稍下沉,右臂弯曲约90度;紧跟着右脚掌瞪地,挺身向左转体,带动右拳由下向前上方(前方)勾击,勾击高度约与下颌、(腹、肋)同高,拳力点在拳面;左拳护颌,眼看攻击方向,拳击出后要迅速收回成格斗势。应注意转体带拳勾击、迅速猛烈,发力短促。
肘法:肘法是以肘部为着力点,在近距离对头、颈、胸、腹、肘部进行攻击。肘法有分左横肘击和右横肘击,要领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身体稍向左转,随即身体向右转髋转体,左膝内扣,脚跟提起外摆,同时,左臂上抬与肩平,左肘弯屈越30度,挥肘向右摆击,着力点在肘部:右拳护颌,眼看攻击方向。击出后迅速将肘收回成格斗势。右横肘击要领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身体稍向右转,随即身体向左转髋转体,右膝内扣,脚跟提起,右臂上抬与肩平,右肘弯屈越30度,挥肘向左摆击,着力点在肘部;左拳护颌,眼看攻击方向。击出后迅速将肘收回成格斗势。应注意转体挥肘迅速、猛烈,发力短促。
腿法:腿法是以脚掌、脚跟、脚背,小腿胫部末端为着力点,在远距离对头部、躯干及腿部进行的攻击。以腿法攻击,左腿距敌近,攻击速度快,突然性强,适于突然进行直线攻击,但打击力量相对较轻;前垫步后,左腿力量增大。右腿力量重,杀伤率高,适于重击、反击,但距离相对较远,攻击动作路线长,易被敌发现和防范。左(右)腿在后(前)时,动作及作用基本同右(左)腿。 腿法主要以打腰、腹、肘部为主,以击头、腿为辅,必要时可跳起或转身使用腿法攻击。
横踢:横踢是横向攻击的腿法,主要用于攻击腹、腰、头、腿。 左横踢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前垫步,重心移至右脚,右腿支撑,微屈身体稍向右转的同时,左腿转髋屈膝,边侧抬,边向右方弹击,脚背绷直,着力点在左小腿胫部末端或脚背;踢腿时,上体挺腰侧倾,左手自然下摆,右拳护颌;眼睛看攻击方向。攻击后,膝关节挺直的瞬间,迅速屈膝收腿落步成格斗势。右横踢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重心移至左脚,左腿支撑,微屈身体向左转的同时,右腿转髋屈膝,边侧抬,边向摆动,用大腿带动小腿向左方摆击,脚背绷直,着力点在左小腿胫部末端或脚背;踢腿时,上体挺腰侧倾,右手自然下摆,左拳护颌;眼睛看攻击方向。攻击后,膝关节挺直的瞬间,迅速屈膝收腿落步成格斗势。应注意 左横踢起腿快,弹击快;右横踢大腿抡摆,小腿弹击,连贯、迅速、猛烈。
侧踹:侧踹是直线攻击的脚法,主要用于攻击腹,肋、胸、头。做侧踹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左前垫步,重心移至右脚,右腿支撑,微屈,左腿屈髋扣膝,勾脚尖,上体侧倾,左脚向体侧前方直线踹出,腿充分伸直,脚掌正对攻击目标,着力点在脚跟;踹腿时,上体挺腰侧倾,左手自然下摆,右拳护颌;眼睛注视攻击方向,击出后,膝关节挺直的瞬间,迅速屈膝收腿落步成格斗势。右侧踹也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重心移至左脚,左腿支撑,微屈,左膝左脚外转,身体向左转髋转体的同时,右腿向体侧前方直线踹出,腿充分伸直,脚掌正对攻击目标,着力点在脚跟;踹腿时挺腰,右手自然下摆,左拳护颌:看攻击方向。攻击后,膝关节挺直的瞬间,迅速屈膝收腿落步,右腿脚后撤一步成格斗势。应注意 快打快收。
弹踢:弹踢是由下向上的攻击,用于攻击下颌,挡部步或持凶器的手臂。左弹踢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前垫步,重心移至右脚,右腿支撑,微屈,左腿提膝上抬,大腿带动小腿向前上方纵向弹击,脚背绷直,着力点在脚背,上体保持格斗势;眼睛注视攻击方向。攻击后,迅速将腿收回成格斗势。右弹踢也是在格斗的基础上,重心移至左脚,左腿支撑,微屈,身体稍向左转的同时,右腿提膝上抬,大腿带动小腿向前上方纵向弹击,腿背绷直,着力点在(腿)脚背,上体成格斗势反势;眼看攻击方向。攻击后迅速将腿收回成格斗势。应注意 提膝快、弹击快,踢的准 。
前蹬:前蹬是直线攻击,用于攻击腹胸及被敌人拳法打的无法反击时拉开距离所用的腿法。左前蹬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前垫步,重心移至右脚,右脚支撑,微屈,左腿提膝上抬,脚向前上方直线瞪击,着力点在脚跟,上体稍向后仰并保持格斗势;眼睛注视攻击方向。攻击后迅速将腿收回成格斗势。右前蹬也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重心移至左脚,左腿支撑,微屈,身体稍向左转的同时,右腿提膝上抬;脚向前上方直线蹬击,着力点在脚跟;蹬腿时,上体稍向后仰成格斗反势;眼睛注视攻击方向。攻击后,迅速将腿收回成格斗势。应注意:提膝上抬蹬腿连贯,猛蹬快收。
膝法:膝法是以膝盖为着力点,在近距离对腹、裆的攻击。右冲膝是在格斗势的基础上,重心移至左脚,右腿屈膝向前上方直线冲击,同时两手下拉敌颈,以上冲和下拉的合力撞击,着力点在膝盖;眼睛注视攻击方向。攻击后迅速将膝收回成格斗势。左冲膝是在格斗反势的基础上做的动作,其他动作和右冲膝相同。应注意提膝上冲猛,拉颈下压狠,重心稳固。
中国特警擒拿格斗术的基本招式
以下为特警格斗基本招:
两脚前后分开与肩同宽
左前右后
膝微屈
后腿脚跟微抬
两手握拳举起与肩同高
拳心斜相对
右拳护住右下颌
两肘下垂
左肘屈90
沉肩含胸收腹
左颌收贴于左肩
两眼平视前方
如遇敌情
两眼瞪视前方
咬牙作怒吼状
至此
狼群可退
如不然......
版本众多
余不一一例举
有一套格斗术,共二十个动作组合,前几个叫:拨挡冲拳,擒臂上钩,顶肘撞膝。求剩余动作名称
完整的是这个:
拨挡冲拳,擒臂上钩,顶肘撞膝,击胸砍脖。
横踢肘击,踹腿跪冲,防刀别臂,双砍弹踢。
护头蹬腹,夹摔下击,盘腿搧掌,抄抱推摔。
组合连击,正蹬直拳,格挡反弹,侧击插喉。
提膝直拳,卡喉侧冲,右踹左蹬,直摆侧踹。
这是武装侦察兵的格斗组合。
扩展资料:
格斗技(搏击术),即:打斗、战斗の技法。
世界上的格斗技很多很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格斗技,列如中国的武术、散打,泰国的泰拳,巴西的巴西柔术,日本的相扑等等。
很多不同的格斗技都有自己的特定着装,比如空手道、柔道、剑道、相扑、巴西柔术、击剑、搏克等等。
很多格斗技也有段位等级制,比如空手道、剑道、柔道、巴西柔术等等就是有段位等级。
很多格斗技是使用武器的,比如剑道、击剑、杖道、葡萄牙棍术、加那利棍术、居合道等等就是使用武器的格斗技,而拳击、摔跤、踢拳、散打、相扑、搏克等等就是没用武器的格斗技,即徒手的。
有的人练习格斗技是为了防身自卫,有的人是为了比赛夺冠,有的人是为了影视表演,也有的是其他目的,不管是什么目的,练习格斗技都能让你变得比没练之前强,当然练习格斗技想达到一定的水平则要付出时间和汗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斗术
什么是徒手擒敌术
就是擒拿
擒拿,中国拳术之一,其特点是不用兵器,只采用各种徒手格斗的手法,利用人体关节、穴道和要害部位的弱点,使对方身体局部产生剧痛而束手就擒。
简介
擒拿是从国术技击中演变而来,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筋错骨手”,在传统武术中每一派的武术中都会有擒摔技击术,但是这些技击术大体分为太极拳擒拿手和少林武术擒拿手两大部分。太极拳擒拿手主要有陈氏太极拳32路擒拿手,而杨氏太极拳的更是将太极心法与擒拿、点穴等功夫融会贯通。少林武术中很早就有一种叫做“缠丝擒拿手”的功夫。有72路擒拿手和32路小擒拿、以及108路擒拿手。其体系中都包括踢裆撇臂、挎拦、携腕、小缠、大缠、端灯、牵羊、盘腿、卷腕、断臂等等,由于擒拿实战型强被融入我国军警格斗体系。
风格特点
它以巧制关节为手段,以擒伏对手为目标,以不伤害对手而达擒获为高超技能,充分体现中华武术“巧打拙,柔克刚”的特点。
历史沿革
形成于武术的鼎盛时期。 明代嘉靖年间,擒拿法已风靡一时,著名武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中,对“鹰爪王的拿”便有赞誉。
招式动作
中国拳术之一。是使用刁、拿、锁、扣、扳、点、缠、切、拧、挫、旋、卷、封、闭等招法,进行擒伏与解脱,控制与反控制的专门技术。擒拿的手法较多,根据关节活动与手法运用特点,常用的有下列17个基本手法:(1)拿.握捏对方肢体关节,使其内旋和外旋,称里拿和外拿。(2)缠.双手抓握对方肢体远端,使关节扭屈,有小大缠之分。(3)背.将对方肢体反关节背负肩背上 ,使其过度伸展,如背肩、肘、腰。(4)卷.使关节过度屈曲,如卷肘、卷腕、卷指。(5)压.用力向下压,使关节肢体过伸,如压腕、别肩、别肘、压腿等。(6)展.使关节过度伸展,如展臂、展指。(7)蹬.蹬踹对方腿部,使关节过度内翻,如蹬小腿。(8)抱.双手环抱,使对方肢体不能运动,如抱腿、抱臂、抱腰等。(9)转.使关节肢体过度扭转,如错颈、转臂。(10) 锁 .使活动部位活动受阻,旋转不动,如锁喉、锁肩等。(11)分.施力分离关节的正常部位,如分指。(12)抓.抓住对方要害部位,使其不能活动。(13)推.使肢体关节远离身体重心,如撑颚、推颈 、揣耳等。(14)搬。使关节过度展转,如搬头、搬腿。(15)抠.用指深掐五官或要害,如抠眼、抠鼻、抠腮、掐肩、挖海等。(16)托。紧握肢体一端,反关节用力上托,如托肘等。(17)点.进攻穴道,如点死穴、点哑穴、点晕穴等。 擒拿1
练习和实战
由于擒拿术是一种应敌捕捉技术。常配合其它技击方法对敌人进行反侧关节、分筋挫骨,使之失去反抗能力而就擒,如踢裆撇臂、挎拦、携腕、小缠、大缠、端灯、牵羊、盘腿、卷腕、断臂等等。事实上,擒拿术也包括解脱法。
五要诀
1.胆大
古人说的“胆大人艺高,艺高胆更大”,是一条重要的实战经验。所谓“胆大”,是指临阵杀敌时的胆略。胆大是建立在对人民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无比仇视的基础上,在战斗时充满必胜的信心。平时训练为了临战,因而能带着强烈的敌情观念,本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严格要求,练就一身杀敌制胜的过硬功夫。临敌运用纯熟,能表现出勇猛顽强、机智灵活的战斗风格。敢于同敌人作殊死的斗争。
2.力雄 身体壮。力气雄,这是学习和运用擒拿术的必备条件,是战斗取胜的物质基础。俗话说:“要毒要狠,力量为本。百巧百能,无力不实。”就是说明力雄是习武之要素。如果一个人手无缚鸡之力,怎能在紧张激烈的殊死搏斗中战胜敌人而保存自己呢?所以身体好,力气雄、功力厚的人,能最快掌握擒拿技击方法和战略、战术,临阵应敌自如,能巧妙地使用避实击虚,虚实并用,以柔制刚,刚柔相济等方法,将敌人攻击之猛力引进落空。功力雄,还应懂得节约体力,学会望劲:即知来力之大小,着力之部位;懂劲:即知来力之刚柔、虚实、变化;借劲:即借他人之力还击他人,如使四两拨千斤之力;使巧力:即我用粘、连、绵、随,缠于敌手,遇机实发,这样就能在交手时处处主动。
3.准确 俗话说:”踢打不准,犹如跳井。”因为各种擒拿与解脱法,不但技术非常复杂,规格十分严谨,而且在使用时必须精细准确。其动有方,其用有法,使法必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擒拿术力求反侧关节要超过其生理限度,点穴时要集中全身之力于一点击其要害,法到力到,充分体现“手到擒拿”的功用。 擒拿24.快速 与敌决斗十分强调“拳似流星眼是电”,“伸手擒拿快打慢”。擒拿术是应敌防身之术。因此,快速的擒拿与解脱,能使自己主动灵活,能一快制百慢,能在快速中赢得致胜的时间。快这能捕捉战机,攻其不备。快速可以寻求敌人弱点,以逸待劳,多变战法,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当然,快速要建立在准确的基点上。快与慢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求在快中求准,快中求稳,快中求活,快中求巧。要伺机而动,因人而异,切不可百合一法,千篇一律。要在快速中寓绝技于一般动作之内。在战术上做到:“彼不动,我不动”以逸待劳,以静制动:“彼若动,我先至”,以期先发制人或后发先至。
5.狠毒 擒拿术本身就是以反侧关节、点穴窒息、分筋碎骨为目标,因而临敌必须心狠手毒,否则将为敌人所俘获。心狠是指对敌人不留情,只有制敌人于死地,而后才能保全自己。而手段毒辣,是指使用靠近敌身,攻其要害;粘贴敌人四肢和头身要紧,以防其滑逃;或最大限度地牵张敌人各关节,使之旋折。
擒拿术示例
1.拧腕断臂:
敌右手抓我胸部,我右手掌压住敌右手背,井抓握其无名指一侧,同时右腿向右斜前方趟进,左臂屈时由左上方向内向下以时压住敌右手腕,随即身体往右稍转,含胸收腹往下沉,敌臂即断。
2.抓腕压臂:
敌抓住我左手腕,我右手从上往下压住其手背,我左臂屈时下压,身体上抬,左脚向前上一步,左转身,左腿向左侧趟进;同时右臂从右侧屈时左手反抓敌左臂翻腕,顺敌左腕抱紧向下向左拉抱于左腰际,并用右肩下压敌左时,使敌肘、肩关节脱臼。
要点:我右手抓敌腕要抓紧、用全身整劲砸压敌肘。 擒拿33.卷臂托时:
敌左手抓我左腕,右手抓我左肘,我左脚上步插于敌两脚之间,身体左转,左臂上抬前顶,卷握敌左腕,同时右掌从后向前搬推敌左时使其弯屈,右掌顺势托推其时向上,迫使敌左时向上。向后,身体后仰,左腿屈膝下跪。
要点:插裆时要靠身屈时,扭肘时要先切后托,卷臂托时要及时协调。
4.反手封喉:
敌从后反抓我右手,我身体向左后转,同时右臂屈时反臂贴于腰背上,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左臂屈时由前向左侧平搂抓敌头,敌向左侧低头旋转抬头,我即左手掌心向前,虎口朝上,以掌指封插其面颊,并以掌跟推其下颚,使其后仰而倒地。
要点:转体、屈肘同时完成,抓头按封要连贯有力。
5.含胸切腕:
敌封我咽喉,我左掌从下向上按压敌左手背,右手压住自己左手背向下拉至胸前,同时下蹲成弓步,含胸切压敌腕部,使其下跪就擒。
要点:含胸切腕时要带拧旋内压之力。
6.转身背摔:
敌双手欲抓我,我快速抓其右腕向上抬,同时上右脚,右后转身,进肩、拉臂、拱身将敌背起向上悬空,将敌摔倒。
要点:拱身、拉臂要及时、协调。
7.含胸断指:
敌左手抓我胸部,我右手抓紧敌左小指和无名指向前向下搬撇,同时上体前倾成右弓步,左手换握敌左肘向内向上推托,迫使敌身体后仰下跪。
要点:撇指,搬时和上体前倾动作要连贯。
8.仰撞搬腿:
敌从身后突然抱住我腰部,我随即重心下降,头后仰撞击敌面部,同时顺势下蹲,两手从自己裆内搬起敌右腿向前向上提拉,同时臀部下坐,迫使敌后倒。
要点:搬腿、下坐同时进行 擒拿4
发展现状
擒拿有单练和对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擒拿被列为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