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公安称有三类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分别是哪三类?
2020年12月6日,公安部网安局官方微信发布提醒称,三类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
一是商场里的可租赁移动电源。
二是火车站里叫卖的满电充电宝。
三是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
一些网民评论称,他们希望发布一份安全充电平台清单,加强安全提示。针对这些隐患,一方面充电平台应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消费者不应接收或购买来历不明的充电银行,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并且相关部门可以督促相关平台,在消费者使用电池时给予安全提示,并对使用木马盗取用户信息的企业及时进行调查。
扩展资料:
共享充电站中植入了大量的木马病毒。只要用户使用它,它就可能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可能对用户的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总而言之,分享一个收费银行不是一个特殊的利益,许多人。
我们在选择共享充电器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值得信赖的大品牌。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外出时做好准备,尽量不要使用共享充电器等公用充电设备。
只有时刻把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放在心上,才能更好地利用共享经济带来的便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安全提示还需完善
三类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一旦插入手机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被植入木马的共享充电宝,一旦与手机连接,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有以下几点:
一、个人身份信息被盗
如果共享充电宝里被植入了木马,一旦连接手机进行充电的话,可能手机里的一些身份信息,银行卡账号密码会被不法分子知道,然后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去诈骗,或者银行卡里的钱被莫名其妙的转走了。
二、手机可能也会被植入木马
手机也将通过共享充电宝携带的木马程序转移到了手机上,而一般的人并不知道,而被植入木马程度的手机,犯罪分子很容易就知道了手机里的所有信息、有可能会冒充你的身份,向你的朋友行骗。毕竟现在骗子的手段也挺高明的,行骗方式也是层出不穷的,根本就不知道手机什么时候会被植入了木马程序,所以对于来历不明的充电宝,还是要谨慎啊,毕竟发生突发状况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三、老是收到骚扰短信或者电话
如果你的手机连接过商城的共享充电宝,可能电话号码会被泄漏,然后老是会莫名其妙的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收到这种短信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理会,一旦理会了,很容易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会有骚扰电话不断的打入,遇到骚扰电话直接挂断就行了,这种情况的话,肯定是手机号码被泄漏了。
如果你用过商城的共享充电宝,或者是街边搞活动送充电宝的,再或者是免费借用充电宝的,这几种情况的充电宝,一旦你连接到自己的手机进行充电,很容易会被植入木马程序病毒。所以,遇到这几种情况的时候,最好不要随意的借用充电宝,还是到正规的店里去租用充电宝吧,或者自己随身携带一个充电宝。
手机被植入病毒怎么办
如果您使用的是华为手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操作:
一、建议您更新病毒库,重新进行病毒查杀:
1、HarmonyOS :手机管家“齿轮图标”防病毒软件更新和联网查杀,选择仅连接 WLAN 时或所有网络下。
2、EMUI8.X及以下:点击手机管家 病毒查杀 “齿轮图标” 手动更新病毒库,并建议您打开自动更新病毒库和仅限 WLAN 下更新病毒库开关,以便及时更新病毒检测库,提升系统安全性。
3、EMUI 9.XMagic UI 2.X及以上:手机管家 “齿轮图标” 联网病毒查杀,选择仅连接 WLAN 时或所有网络下。
二、如果问题未解决,建议您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
恢复出厂设置将删除您设备中的数据,包括您的帐户、系统的设置及数据、已安装应用及其数据等,为避免重要数据丢失,请您提前备份好数据(QQ和微信需要单独备份),注意不要备份可疑应用,以免恢复的时候再次中毒。
进入设置,搜索并点击恢复出厂设置,根据屏幕提示完成恢复出厂设置操作。
三、如果恢复出厂设置后仍无法解决该问题,可能是病毒已对系统文件进行了篡改,请您提前备份重要数据,携带购机凭证前往华为客户服务中心检测处理。
温馨提示:
建议您使用应用市场下载安装应用,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日常使用中,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
请您将导致中毒的网站链接反馈给华为售后服务热线,手机管家会将此网站增加到后台监测。下次访问或者其他用户访问该类网站时,浏览器就会发出提醒,避免误点击导致手机中毒。
手机被植入木马程序该怎么办?
可在手机上安装杀毒之类的安全软件进行检测,看看是否有恶意程序。
若手机中病毒,建议操作:
1、备份重要数据(联系人、照片、备忘录等)恢复出厂设置。
2、若问题依然存在,建议携带购机发票、三包凭证,将手机送至售后服务中心检测维护。
扩展资料
预防
1.乱码短信、彩信,删。
乱码短信、彩信可能带有病毒,收到此类短信后立即删除,以免感染手机病毒。
2.不要接受陌生请求。
利用无线传送功能比如蓝牙、红外接收信息时,一定要选择安全可靠的传送对象,如果有陌生设备请求连接最好不要接受。因为前面说过,手机病毒会自动搜索无线范围内的设备进行病毒的传播。
3.保证下载的安全性。
网上有许多资源提供手机下载,然而有的资源里捆绑了病毒,这就要求用户在使用手机下载各种资源的时候确保下载站点是否安全可靠,尽量避免去个人网站下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手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