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脑怎样防止黑客木马入侵?
以下的文章主要讲述的是防范黑客入侵的四大宝典,说实话,自己每次出差之前,都要给家人和邻居们的计算机做一次全面检查。你或许会说,你这么做的是不是吃饱了撑着了啊! 没错,我是吃饱了,但绝对不是撑的没事做,因为经常在外出差办事,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通常都是三句:“中招了,电脑开不了了!”、“电脑现在好慢哦!怎么办啊?”第3句话基本上就是问我什么时候回来。能用电脑的人不一定会使用好,装了个杀毒软件就能防范所有病毒么?想抵御黑客攻击,靠防火墙软件就可以么?作为黑客,我不得不说,没那么简单,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做什么样的防范,才能把黑客、病毒、恶意软件统统关在门外呢? 防范黑客入侵一、删除垃圾文件,把木马和病毒消灭在温床里 一般大家在浏览网站信息的时候,都会在本地机器上残留一些文件,而病毒也经常潜伏在里面,尤其是一些广告代码,恶意脚本和以及木马程序。这些文件集中在c盘的Documents and Settings文件夹下的子文件夹(你经常用的登陆帐号,例如admin,就是你在装机器的时候,填写的那个登陆帐户的名字)下面的local setting里面的temp文件夹。我们只要ctrl + A 全选之后,删除就可以了。 注意:local setting文件夹默认是隐藏属性,所以,你必须要让系统显示所有隐藏文件,这点我就不说怎么做了,我想大家都应该会。 防范黑客入侵二、关闭自动播放,避免间接感染 DC、DV以及mp3,mp4等娱乐休闲设备大兴其道的同时,也给我们本已脆弱的系统增加了几分凶险。很多人都是习惯性的将这些移动存储设备连接电脑后,直接传输文件、图片和视频,其实这个习惯很容易让你中招。曾经有一次,邻居的电脑发现双击打不开硬盘驱动器,弹出一个“选择打开方式”的对话框,其实是中了autoruan病毒。 这类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移动存储设备,由于经常要在磁盘内交换数据,很有可能会感染病毒。很多人都知道硬盘有加密区,移动存储设备也一样有,用于存放设备及厂家标识信息的,而且都不大,几十K,最大也不超过几百K。有些病毒和恶意代码程序就是专门针对移动存储设备的加密区而写的,即使你把U盘格式化,他们也依然存在。 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有一定的威胁。据我所知,有些大公司和企业为了不让自己的机密信息通过U盘传播出去,就制定了不允许在公司内部使用U盘拷贝文件的规定。个人用户为了读取数据文件的方便,还是要使用移动存储设备的,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呢? 关闭windows系统的自动播放服务,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运行里面,输入gpedit.msc,打开组策略,在用户配置下的管理模板中打开“系统”选项,在里面双击“关闭自动播放”,选择“已启用”,并选择“所有驱动器”,这样就可以关闭自动播放服务了。对于一些初级用户,如果想省事,使用大成的U盘免疫系统,也是不错的选择。 防范黑客入侵三、家用摄象头的安全隐患 个人隐私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再重要不过的了,可是现在的黑客,为了money,可谓是无恶不作。如果你碰巧有个摄像头,又恰巧被人安装木马,键盘记录器等小工具,那么恭喜你,你的机器既成为了人家手中的肉鸡,又有可能通过你的摄像头掌握你一切的活动,甚至有些变态的在澡堂和换衣间安装针孔摄象头,来捕获一些信息出售了。 摄象头成本低廉,在电信、移动、网通这些 “吸血鬼”狂喝我们纳税人血液的时候,voip的诞生,网络通讯软件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省了不少money。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在你同别人视频的时候,如果对方在你机器中下了有针对性的木马,那么你所有的活动都将收入人家的眼底。前些时候网上抄的很凶的视频泄密,是真实存在的,只要在木马中加一小段代码,就可以实现远程遥控的你摄像头。使用工具的伪“黑客”们可以捕获你和对方的谈话信息,捕获你的屏幕 ,甚至利用你的摄象头来监视你,这是绝对可以实现的,而且你还不知道。那你也许会问,把摄像头关了,不就可以了么?答案是否定的,同样在木马或病毒中加上一小段脚本,就可以远程开关你的摄像头,你在房间的一举一动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有句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对家用摄像头带来的安全隐患,没有特别好的处理方法,通常都是聊天完毕,立即拔掉摄象头即可避免这样的情况。但对于彻夜不关机的懒人来说,就需要在睡觉的时候给摄像头盖上一块布,或者对着一盆花。 防范黑客入侵四、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通常个人电脑中发生的密码泄露,游戏帐号泄露等事件都是病毒、木马以及恶意程序造成的,这些程序在你的电脑中植入小小的键盘记录器,来记录你的个人信息。在子明的黑客故事系列的第三篇,黑客窃取银行中就有对键盘记录器的详细介绍。 对付键盘记录器的一些个人建议:在输入密码时,前面先多做几次出错。在选择输入框的同时利用鼠标不断变换位置,尽量不要先输入头一位。现在网络银行和QQ登陆帐户都启用了软键盘功能,以前的软键盘输入之后,光标位置不变,而现在的就不错,每次打开输入一次,键盘上的字母和数字就会重新变换一次位置,这就造成了hook(钩子)的失效,那是不是这些黑客就无法破解了呢?答案是一定否定的,但是对于个人用户,这些是足够的了。 总结:个人用户在更新系统补丁的同时,一定要及时升级杀毒软件,不要以为杀毒软件能自动完成查杀,它也只能查杀病毒特征库中已知的病毒,对于那些黑客自己编写,尚未流通的病毒是无效的。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少一些好奇,尽量不要浏览不明网站和下载不明程序,尤其那些地址看上去非常怪异的,实在想浏览可以利用搜索引擎中的快照功能。 对于Emule ,vagaa等P2P软件,也要多加小心,因为这些软件也是更多病毒的温床。最重要的是多为自己增加几分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防范,防的不是别人,要防的其实是自己,少一些好奇,少一些无知,少一些贪欲,这才是你最好的防范。黑客想进门也不那么容易了。 备注:个人计算机的安全防护,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不仅仅是子明介绍的这四个方面需要注意,其他地方也需要注意,比如,系统设置不当也会造成很严重后果。小编就有一次发现朋友的笔记本上所有系统帐户全开,而且共享文件夹多的吓人,这样怎么有安全可言?病毒和木马看了还不乐坏了。总之,个人计算机安全防范,最重要的还是子明那句话,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少一些好奇,多一些警觉。
怎样预防木马病毒
怎样最好预防木马病毒
给系统经常打补丁,好多病毒都是从系统漏洞中侵入的哦,还要经常扫描下木马病毒,主杀毒软件用卡或瑞星,辅助的用360安全卫士,windows清理助手,不要上小网站,还要注意移动设备,安装防火墙,配置好的规则,这样很大程度上减少中病毒的机会,也减少被盗号的危险,这才是防止的正道哦
防治木马的危害,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安装杀毒软件和个人防火墙,并及时升级。
第二,把个人防火墙设置好安全等级,防止未知程序向外传送数据。
第三,可以考虑使用安全性比较好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客户端工具。
第四,如果使用IE浏览器,应该安装卡卡安全助手,防止恶意网站在自己电脑上安装不明软件和浏览器插件,以免被木马趁机侵入。
怎样防止病毒和木马
玩转电脑技巧(4)
5.个人电脑详细的安全设置方法
由于现在家用电脑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多数为Win XP 和Win2000
pro(建议还在使用98的朋友换换系统,连微软都放弃了的系统你还用它干嘛
?)所以后面我将主要讲一下基于这两个操作系统的安全防范。
个人电脑常见的被入侵方式
谈到个人上网时的安全,还是先把大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归个类吧。我
们遇到的入侵方式大概包括了以下几种:
(1)被他人盗取密码;
(2)系统被木马攻击;
(3)浏览网页时被恶意的java scrpit程序攻击;
(4)Q被攻击或泄漏信息;
(5)病毒感染;
(6)系统存在漏洞使他人攻击自己。
(7)黑客的恶意攻击。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更有效的防范攻击。
本文主要防范方法
察看本地共享资源
删除共享
删除ipc$空连接
账号密码的安全原则
关闭自己的139端口
445端口的关闭
3389的关闭
4899的防范
常见端口的介绍
如何查看本机打开的端口和过滤
禁用服务
本地策略
本地安全策略
用户权限分配策略
终端服务配置
用户和组策略
防止rpc漏洞
自己动手DIY在本地策略的安全选项
工具介绍
避免被恶意代码 木马等病毒攻击
1.察看本地共享资源
运行CMD输入net
share,如果看到有异常的共享,那么应该关闭。但是有时你关闭共享下次开
机的时候又出现了,那么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机器是否已经被黑客所控制
了,或者中了病毒。
2.删除共享(每次输入一个)
net share admin$ /delete
net share c$ /delete
net share d$
/delete(如果有e,f,……可以继续删除)
3.删除ipc$空连接
在运行内输入regedit,在注册表中找到
HKEY-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SetControlLSA
项里数值名称RestrictAnonymous的数值数据由0改为1。
4.关闭自己的139端口,ipc和RPC漏洞存在于此。
关闭139端口的方法是在“网络和拨号连接”中“本地连接”中选取
“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进入“高级TCP/IP设置”“WinS设置”里
面有一项“禁用TCP/IP的NETBIOS”,打勾就关闭了139端口。
5.防止rpc漏洞
打开管理工具——服务——找到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RPC) Locator)服务——将故障恢复中的第一次失败,第二
次失败,后续失败,都设置为不操作。
XP
SP2和2000 pro
sp4,均不存在该漏洞。
6.445端口的关闭
修改注册表,添加一个键值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NetBTParameters在
右面的窗口建立一个SMBDeviceEnabled
为REG_DWORD类型键值为 0这样就ok了
7.3389的关闭
XP:我的电脑上点右键选属性--远程,将里面的远程协助和远程桌面两
个选项框里的勾去掉。
Win2000server
开始--程序--管理工具--服务里找到Terminal
Services服务项,选中属性选项将启动类型改成手动,并停止该服务。(该
方法在XP同样适用)
使用2000
pro的朋友注意,网络上有很多文章说在Win2000pro 开始--设置--控制面
板--管理工具--服务里找到Terminal
Services服务项,选中属性选项将启动类型改成手动,并停止该服务,可以
关闭3389,其实在2000pro 中根本不存在Terminal
Services。
8.4899的防范
网络上有许多关于3389和4899的入侵方法。4899其实是一个远程控制软
件所开启的服务端端口,由于这些控制软件功能强大,所以经常被黑客用来
控制自己的肉鸡,而且这类软件一般不会被杀毒软件查杀,比后门还要安全
。
4899不象3389那样,是系统自带的服务。需要自己安装,而且需要将服
务端上传到入侵的电脑并运行服务,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所以只要你的电脑做了基本的安全配置,黑客是很难通过4899来控制你
的。
9、禁用服务
打开控制面板,进入管理工具——服务,关闭以下服务
1.Alerter[通知选定的用户和计算机管理警报]
2.ClipBook[启用“剪贴簿查看器”储存信息并与远程计算机共享]
3.Distributed
File System[将分散的文件共享合并成一个逻辑名称,共享出去,关闭后远
程计算机无法访问共享
4.Distributed Link
Tracking Server[适用局域网分布式链接? �
5.Human Interface Device
Access[启用对人体学接口设备(HID)的通用输入访问]
6.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管理 CD
录制]
7.Indexing Service[提供本地或远程计算机上文件的索引内容和属性,
泄露信息]
8.Kerberos Key
Distribution Center[授权协议登录网络]
9.License
Logging[监视IIS和SQL如果你没安装IIS和SQL的话就停止]
10.Messenger[警报]
11.NetMeeting
Remote Desktop Sharing[netmeeting公司留下的客户信息收集]
12.Network
DDE[为在同一台计算机或不同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提供动态数据交换]
13.Network DDE DSDM[管理动态数据交换 (DDE)
网络共享]
14.Print Spooler[打印机服务,没有打印机就禁止吧]
15.Remote Desktop Help
nbsp;Session Manager[管理并控制远程协助]
16.Remote
Registry[使远程计算机用户修改本地注册表]
17.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在局域网和广域往提供路由服务.黑客理由路由服务刺探注册信息]
18.Server[支持此计算机通过网络的文件、打印、和命名管道共享]
19.Special
Administration Console Helper[允许管理员使用紧急管理服务远程访问命
令行提示符]
20.TCP/IPNetBIOS
Helper[提供 TCP/IP 服务上的 NetBIOS 和网络上客户端的 NetBIOS
名称解析的支持而使用户能够共享文件、打印和登录到网络]
21.Telnet[允许远程用户登录到此计算机并运行程序]
22.Terminal
Services[允许用户以交互方式连接到远程计算机]
23.Window s Image Acquisition
(WIA)[照相服务,应用与数码摄象机]
如果发现机器开启了一些很奇怪的服务,如r_server这样的服务,必须
马上停止该服务,因为这完全有可能是黑客使用控制程序的服务端
如何预防木马病毒?
预防木马病毒,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安装杀毒软件和个人防火墙,并及时升级。
2. 把个人防火墙设置好安全等级,防止未知程序向外传送数据。
3. 可以考虑使用安全性比较好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客户端工具。
4. 如果使用IE 浏览器,应该安装卡卡安全助手,防止恶意网站在自己电脑上安装不明软件和浏览器插件,以免被木马趁机侵入。
5. 不要执行任何来历不明的软件
6. 不要随意打开邮件附件。现在绝大部分木马病毒都是通过邮件来传递的,而且有的还会连环扩散,因此对邮件附件的运行尤其需要注意。
7. 重新选择新的客户端软件 很多木马病毒主要感染的是Microsoft 的OutLook 和OutLook Express 的邮件客户端软件,因为这两款软件全球使用量最大,黑客们对它们的漏洞已经洞察得比较透彻。如果选用其他的邮件软件,例如Foxmail 等,收到木马病毒攻击的可能性就将减小,至少不会反复感染给通信录中的好友。此外也可以直接通过Web方式来访问信箱,这样就能大大降低木马病毒的感染概率。
8. 将资源管理器配置成始终显示扩展名将Windows 资源管理器配置成始终显示扩展名,一些文件扩展名为vbs 、shs 、pif 的文件多为木马病毒的特征文件,如果碰到这些可疑的文件扩展名时就应该引起注意。
9. 尽量少用共享文件夹如果因工作等原因必须将电脑设置成共享,则最好单独设置一个共享文件夹,把所有需共享的文件都放在这个共享文件夹中,注意千万不要将系统目录设置成共享。
10. 运行反木马实时监控程序木马防范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上网时最好运行反木马实时监控程序,TheCleaner 等软件一般都能实时显示当前所有运行程序并有详细的描述信息。此外再加上一些专业的最新杀毒软件、个人防火墙等进行监控基本就可以放心了。
11. 经常升级系统和更新病毒库。经常关注微软和杀毒软件厂商网站上的安全公告,这些网站通常都会及时地将漏洞、木马和更新公布出来,并在第一时间发布补丁和新的病毒库等。
一般用户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几点
1、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你可能会收到这样的消息,告诉你点击某个网站就可以得到什么好处。这往往是病毒的制造者给你设的陷井,只要你照他说的做了,那你的电脑中病毒的可能性就会提高!因此说,不熟悉的网站要提高警觉。
2、减少好奇心。
邮件中的附件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给你发送的邮件如果包含的附件,多数情况下附件是病毒文件。有一些附件为了引诱用户点击经常将自己伪装成美女图片、美女情书或是跟美女有关的东西。切记有时好奇心大了不一定是好事!
3、提高警惕。
现在的病毒也能做到假借你朋友的名义给你传送文件,所以说当收到朋友给你传来的文件后,向朋友问明文件的内容后再打开查看也不晚!
4、非必要的网站插件不要安装
去某些网站时总会提醒你安装某某插件。先了解插件的作用后再安装也不迟。当然有一些插件是需要安装的,比如:Flash插件、相关银行网站的安全插件等。对于一些不知名网站的插件或用处不大的插件,最好不要安装。
举例说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有效防范措施。
网上太多了,你在百度一搜就N多。。
病毒是从哪里来的??
因为做IT撰稿人的身份,常和编辑们、软件厂商们合作。我一个很好的哥们是电脑报的资深编辑,他曾经就告诉我他绝大多数病毒都是杀毒软件公司本身开发的,而且“他们有更聪明的手段”。编辑没有说这种手段是什么。我估计是这个意思:雇用网上闲散的病毒作者,杀毒软件公司间共享病毒源代码。
早些有人怀疑,很多高品质的病毒,并不是一个人能做的如此精致,从其版本控制,分工代码风格不同等,像是团队开发出来的。
后来有一次我给光华反病毒软件公司写一个枪稿,是光华手机版,我没有手机病毒样本,就向光华技术人员要,技术人员说这是公司机密不能给我。后来他透露给我说,这一百多种手机病毒,除了流行的几种是世界性的广为人知的手机病毒,其余人们没听说过的全部都是光华内部自己研发的。只有他们的杀毒软件能干掉。
整个行业的默认的行规。不是他们一家。就像湘西赶尸。
没办法!互联网就是那样的!只有自己加强点意识
用脚毛想想都可以判定:60%以上的病毒都是杀毒厂商自己弄的,有的只是有个名称,有的却是拥有实质!反正我们消费者不懂病毒,就像病人不知道自己病在哪里一样,医生说?u毒褪巧叮?nbsp;
历史上第一个病毒,就是软件公司为反盗版做出来的。
老一点的电脑玩家应该记得当年KV300爆出的病毒丑闻。当年江民公司就是在KV300内加上了病毒,要是盗版的话病毒就会激活。
防病毒必学知识“病毒是怎么命名的”
很多时候大家已经用杀毒软件查出了自己的机子中了例如Backdoor.RmtBomb.12 、Trojan.Win32.SendIP.15 等等这些一串英文还带数字的病毒名,这时有些人就蒙了,那么长一串的名字,我怎么知道是什么病毒啊?
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一些病毒的命名规则,我们就能通过杀毒软件的报告中出现的病毒名来判断该病毒的一些共有的特性了:一般格式为:病毒前缀.病毒名.病毒后缀
病毒前缀是指一个病毒的种类,他是用来区别病毒的种族分类的。不同的种类的病毒,其前缀也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常见的木马病毒的前缀 Trojan ,蠕虫病毒的前缀是 Worm 等等还有其他的。
病毒名是指一个病毒的家族特征,是用来区别和标识病毒家族的,如以前着名的CIH病毒的家族名都是统一的“ CIH ”,振荡波蠕虫病毒的家族名是“ Sasser ”。
病毒后缀是指一个病毒的变种特征,是用来区别具体某个家族病毒的某个变种的。一般都采用英文中的26个字母来表示,如 Worm.Sasser.b 就是指 振荡波蠕虫病毒的变种B,因此一般称为 “振荡波B变种”或者“振荡波变种B”。如果该病毒变种非常多,可以采用数字与字母混合表示变种标识。
下面附带一些常见的病毒前缀的解释(针对我们用得最多的Windows操作系统):
1、系统病毒
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PE、Win95、W32、W95等。这些病毒的一般共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e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如CIH病毒。
2、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这种病毒的共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比如冲击波(阻塞网络),小邮差(发带毒邮件) 等。
3、木马病毒、黑客病毒
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 Hack 。木马病毒的共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则有一个可视的界面,能对用户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木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对出现的,即木马病毒负责侵入用户的电脑,而黑客病毒则会通过该木马病毒来进行控制。现在这两种类型都越来越趋向于整合了。一般的木马如QQ消息尾巴木马 Trojan.QQ3344 ,还有大家可能遇见比较多的针对网络游戏的木马病毒如 Trojan.LMir.PSW.60 。这里补充一点,病毒名中有PSW或者什么PWD之类的一般都表示这个病毒有盗取密码的功能(这些字母一般都为“密码”的英文“password”的缩写)一些黑客程序如:网络枭雄(Hack.Nether.Client)等。
4、脚本病毒
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的共有特性是使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的传播的病毒,如红色代码(Script.Redlof)。脚本病毒还会有如下前缀:VBS、JS(表明是何种脚本编写的),如欢乐时光(VBS.Happytime)、十四日(Js.Fortnight.c.s)等。
5、宏病毒
其实宏病毒是也是脚本病毒的一种,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在这里单独算成一类。宏病毒的前缀是:Macro,第二前缀是:Word、Word97、Excel、Excel97(也许还有别的)其中之一。凡是只感染WORD97及以前版本WORD文档的病毒采用Word97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Word97;凡是只感染WORD97以后版本WORD文档的病毒采用Word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Word;凡是只感染EXCEL97及以前版本EXCEL文档的病毒采用Excel97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Excel97;凡是只感染EXCEL97以后版本EXCEL文档的病毒采用Excel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Excel,以此类推。该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能感染OFFICE系列文档,然后通过OFFICE通用模板进行传播,如:着名的美丽莎(Macro.Melissa)。
6、后门病毒
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该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通过网络传播,给系统开后门,给用户电脑带来安全隐患。
7、病毒种植程序病毒
这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运行时会从体内释放出一个或几个新的病毒到系统目录下,由释放出来的新病毒产生破坏。如:冰河播种者(Dropper.BingHe2.2C)、MSN射手(Dropper.Worm.Smibag)等。
8.破坏性程序病毒
破坏性程序病毒的前缀是:Harm。这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便会直接对用户计算机产生破坏。如:格式化C盘(Harm.formatC.f)、杀手命令(Harm.Command.Killer)等。
9.玩笑病毒
玩笑病毒的前缀是:Joke。也称恶作剧病毒。这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会做出各种破坏操作来吓唬用户,其实病毒并没有对用户电脑进行任何破坏。如:女鬼(Joke.Girl ghost)病毒。
10.捆绑机病毒
捆绑机病毒的前缀是:Binder。这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病毒作者会使用特定的捆绑程序将病毒与一些应用程序如QQ、IE捆绑起来,表面上看是一个正常的文件,当用户运行这些捆绑病毒时,会表面上运行这些应用程序,然后隐藏运行捆绑在一起的病毒,从而给用户造成危害。如:捆绑QQ(Binder.QQPass.QQBin)、系统杀手(Binder.killsys)等。
以上为比较常见的病毒前缀,有时候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其他的,但比较少见,这里简单提一下:
DoS:会针对某台主机或者服务器进行DoS攻击;
Exploit:会自动通过溢出对方或者自己的系统漏洞来传播自身,或者他本身就是一个用于Hacking的溢出工具;
HackTool:黑客工具,也许本身并不破坏你的机子,但是会被别人加以利用来用你做替身去破坏别人。
你可以在查出某个病毒以后通过以上所说的方法来初步判断所中病毒的基本情况,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在杀毒无法自动查杀,打算采用手工方式的时候这些信息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手工查杀木马的通用方法
一、关于木马
木马,其实质只是一个网络客户/服务程序。网络客户/服务模式的原理是一台主机提供服务(服务器),另一台主机接受服务(客户机)。作为服务器的主机一般会打开一个默认的端口并进行监听 (Listen), 如果有客户机向服务器的这一端口提出连接请求(Connect Request), 服务器上的相应程序就会自动运行,来应答客户机的请求,这个程序称为守护进程。就我们前面所讲的木马来说,被控制端相当于一台服务器,控制端则相当于一台客户机,被控制端为控制端提供服务。
二、发现木马
由于木马是基于远程控制的程序,因此中木马的机器会开有特定的端口。一般一台个人用的系统在开机后最多只有137、138、139三个端口。若上网冲浪会有其他端口,这是本机与网上主机通讯时打开的,IE一般会打开连续的端口:1025,1026,1027……,QQ会打开4000、4001……等端口。
在DOS命令行下用netstat -na命令可以看到本机所有打开的端口。如果发现除了以上所说的端口外,还有其他端口被占用(特别是木马常用端口被占用),那可要好好查查了,你很有可能“中彩”了!比方说木马“冰河”所占用的端口是7626,黑洞2001所占用的端口是2001,网络公牛用的是234444端口……如果发现这些端口被占用了,基本上就可以判定: 你中木马了!
三、查找木马
首先要使你的系统能显示隐藏文件,因为一些木马文件属性是隐藏的。
多数木马都会把自身复制到系统目录下并加入启动项(如果不复制到系统目录下则很容易被发现,不加入启动项在重启后木马就不执行了),启动项一般都是加在注册表中的,具体位置在: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 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 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HKEY_USERS\.Default\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
如木马冰河的启动键值是: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C:\\WINDOWS\\SYSTEM\\KERNEL32.EXE"
广外女生1.51版的启动键值是: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
"Diagnostic Configuration"="C:\\WINDOWS\\SYSTEM\\DIAGCFG.EXE"
蓝色火焰0.5的启动键值是: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Network Services"="C:\\WINDOWS\\SYSTEM\\tasksvc.exe"
不过,也有一些木马不在这些地方加载,它们躲在下面这些地方:
①在Win.ini中启动
在Win.ini的[windows]字段中有启动命令“load=”和“run=”,在一般情况下“=”后面是空白的,如果有后跟程序,比方说是这个样子:
run=c:\windows\file.exe
load=c:\windows\file.exe
要小心了,这个file.exe很可能是木马。
②在System.ini中启动
System.ini位于Windows的安装目录下,其[boot]字段的shell=Explorer.exe 是木马喜欢的隐蔽加载之所,木马通常的做法是将该句变为这样:shell=Explorer. exe window.exe,注意这里的window.exe就是木马程序。
另外,在System.ini中的[386Enh]字段,要注意检查在此段内的“driver= 路径\程序名”,这里也有可能被木马所利用。再有,在System.ini中的[mic]、 [drivers]、[drivers32]这三个字段,这些段也是起到加载驱动程序的作用,但也是增添木马程序的好场所。
③在Autoexec.bat和Config.sys中加载运行
但这种加载方式一般都需要控制端用户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后,将已添加木马启动命令的同名文件上传到服务端覆盖这两个文件才行,而且采用这种方式不是很隐蔽,所以这种方法并不多见,但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哦。
④在Winstart.bat中启动
Winstart.bat是一个特殊性丝毫不亚于Autoexec.bat的批处理文件,也是一个能自动被Windows加载运行的文件。它多数情况下为应用程序及Windows自动生成,在执行了Win.com并加载了多数驱动程序之后开始执行(这一点可通过启动时按F8键再选择逐步跟踪启动过程的启动方式可得知)。由于Autoexec.bat的功能可以由Winstart.bat代替完成,因此木马完全可以像在Autoexec.bat中那样被加载运行,危险由此而来。
⑤启动组
木马隐藏在启动组虽然不是十分隐蔽,但这里的确是自动加载运行的好场所,因此还是有木马喜欢在这里驻留的。启动组对应的文件夹为:C: \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StartUp,在注册表中的位置: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 Folders Startup="C:\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startup"。
⑥*.INI
即应用程序的启动配置文件,控制端利用这些文件能启动程序的特点,将制作好的带有木马启动命令的同名文件上传到服务端覆盖同名文件,这样就可以达到启动木马的目的了。
⑦修改文件关联
修改文件关联是木马常用手段(主要是国产木马,老外的木马大都没有这个功能),比方说正常情况下txt文件的打开方式为Notepad.EXE文件,但一旦中了文件关联木马,则txt文件打开方式就会被修改为用木马程序打开,如著名的国产木马冰河就是这样干的。“冰河”就是通过修改
HKEY_CLASSES_ROOT\txtfile\shell\open\command下的键值,将“C: \Windows\Notepad.exe %1”改为“C:\Windows\System\SYSEXPLR.EXE %1”,这样一旦你双击一个txt文件,原本应用Notepad打开该文件的,现在却变成启动木马程序了,好狠毒哦!请大家注意,不仅仅是txt文件,其他诸如HTM、EXE、ZIP、COM等都是木马的目标。对付这类木马,只能检查HKEY_CLASSES_ROOT\文件类型\shell\open\command 主键,查看其键值是否正常。
⑧捆绑文件
实现这种触发条件首先要控制端和服务端已通过木马建立连接,然后控制端用户用工具软件将木马文件和某一应用程序捆绑在一起,然后上传到服务端覆盖原文件,这样即使木马被删除了,只要运行捆绑了木马的应用程序,木马又会被安装上去了。绑定到某一应用程序中,如绑定到系统文件,那么每一次Windows启动均会启动木马。
当发现可疑文件时,你可以试试能不能删除它,因为木马多是以后台方式运行的,通过按Ctrl+Alt+Del是找不到的,而后台运行的应是系统进程。如果在前台进程里找不到,而又删不了(提示正在被使用)那就应该注意了。
四、手工清除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硬盘总是莫明其妙地读盘,软驱灯经常自己亮起,网络连接及鼠标屏幕出现异常现象,很可能就是因为有木马潜伏在你的机器里面,此时就应该想办法清除这些家伙了。
那么如何清除木马而不误删其他有用文件呢?当你通过上述方法找到可疑程序时,你可以先看看该文件的属性。一般系统文件的修改时间应是1999年或1998年而不应该是最近的时间(安装最新的Win2000、 WinXP的系统除外),文件的创建时间应当不会离现在很近。当看到可疑的执行文件时间是最近甚至是当前,那八成就有问题了。
首先查进程,检查进程可以借助第三方软件,如Windows优化大师,利用其“查看进程”功能把可疑进程杀掉后,然后再看看原来怀疑的端口还有没有开放(有时需重启),如果没有了那说明你对了,再把该程序删掉,这样你就手工删除了这匹木马了。
如果该木马改变了TXT、EXE或ZIP等文件的关联,那你应把注册表改过来,如果不会改,那就把注册表改回到以前的就可以恢复文件关联,可通过在DOS下执行scanreg/restore命令来恢复注册表,不过这条命令只能恢复前五天的注册表(这是系统默认的)。此举可轻松恢复被木马改变的注册表键值,简单易用。
如何防止木马病毒?
现在网络安全实在不可恭维,这俩天看新闻说现在都有“互联网雾霾”了,所谓的互联网雾霾就是钓鱼欺诈、木马病毒、网络垃圾、恶意骚扰等严重侵害用户上网权利,污浊互联网上网环境的恶意行为,这些网络不良风气,因而我们必须提高对木马病毒的警惕~
1. 不要随便在未知的网站上下载不明软件
2. 坚持给电脑杀毒
3. 我建议您像我一样使用腾讯电脑管家的新版本星星版,因为这款软件是唯一公开向互联网雾霾发出挑战的电脑软件,具有全球首创“管理 杀毒”2合1的安全软件,试试吧~